7月24日,由中关村科学城集智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基地支持的“高质量安全无线局域网(WAPI)创新应用系列会议”在北京成功举办。会议聚焦后量子时代的通信安全技术突破与标准体系升级,汇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园区企业代表参会。
来自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宽带无线IP标准工作组、ISO/IEC JTC1/SC6国内技术对口单位、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国网雄安思极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西电捷通公司、北京数字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广州莲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联盛德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芯语慧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信傲天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智开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鼎信通达股份有限公司、瑞晟微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南京博洛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迈创企业管理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乐研电气有限公司、北京航锐拓宇科技有限公司、和光芯传微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代表和业界专家60余人参加会议。
聚力攻坚深水区难题,筑牢无线安全堤坝
WAPI产业联盟秘书长张璐璐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当前以电力为代表的重点行业WAPI规模部署已步入深水区。这意味着技术与业务的融合不再是简单的适配,而是面临“高安全与高可用并存”、“规模化与差异化兼顾”、“当下需求与未来演进衔接”等复合型难题的严峻考验。破解这些难题,亟需产业链上下游以“系统思维”为指导,强化“创新协同能力”,形成“众人划桨”的强大合力,让WAPI在深水区不仅“站得住”,更能“立得稳、走得远”。期待与会专家在本次会议交流中碰撞智慧、凝聚共识,让标准更适配、技术更扎实、应用更深入,共同推动安全无线局域网的高质量发展。
无线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工信部宽带无线IP标准工作组秘书长黄振海在《高质量安全无线局域网标准体系演进及关键问题洞察》报告中系统解析了安全无线局域网标准体系的演进逻辑, 并从法律合规性、标准符合性、功能/性能匹配性、产业成熟度、持续发展性五个维度,指出WAPI是工业网络场景下,中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路线的最佳选择。报告中声明,WAPI技术路线的演进,要遵循开放性、兼容性、渐进性三大核心属性,基于三元对等安全架构(TePA)和符合国际标准的架构体系,构建技术可行性、商业可持续性与用户价值实现的三维动态平衡。面对深水区挑战,他呼吁要警惕产品厂商“一家独大”,低价竞争、WAPI1.0+更换密码算法、Wi-Fi和WAPI混建混用等非合规做法引发的质量风险,以及Wi-Fi和WLAN名词混用等市场风险行为,通过持续打造更紧密的标准产业共同体,共同推动行业网络应用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
WAPI产业联盟在随后报告的《针对高质量安全无线局域网规模建设相关问题的行动计划》中,针对市场关注的管理帧保护、AP间快速切换、AE驻留位置、低功耗模组使用“软算法”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解答,并提出了相应的测试、整改措施以及鼓励政策。此外,根据当前产业、市场的发展需求,提出了在标准创制和检测能力建设方面的下一步行动计划。
深水区的安全防护,必须“立足当下、锚定未来”。如今,后量子时代的通信安全威胁已不再遥远。面对未来挑战,西电捷通公司安全架构师、无线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李琴分享了《向后量子安全迁移背景下的网络通信安全协议设计指南进展报告》,详细分析了量子计算对现有加密体系的威胁,梳理了全球密码标准化现状及各国后量子密码迁移行动。报告还介绍了中国在抗量子攻击网络通信安全协议领域的贡献进展,包括虎符协议迁移计划、ISO/IEC PWI 25513国际标准的推进情况以及未来工作计划。报告强调,量子威胁迫在眉睫,需加速构建抗量子安全协议体系,并呼吁全球协作共同应对这一挑战。
标准化工作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和组织体系的保障。无线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作为联盟标准化工作的专业组织,为应对WAPI规模部署进入深水区后的标准实施挑战,在第二季度对组织架构进行优化,新增6名工作组副组长和3名委员,会上,张璐璐秘书长为组长、新任副组长以及新增委员颁发了证书。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赵万峰作为副组长代表发言时表示:“作为深耕WAPI检测认证领域12年的技术人员,将全力协助推进标准实施落地,重点聚焦三方面工作:一是强化标准符合性动态评估机制,确保高安全场景应用质量;二是深化产业链协同,凝聚检测机构、厂商、用户合力;三是服务成员需求,促进WAPI生态繁荣发展。”他表示,WAPI作为我国无线局域网安全领域自主创新的重要成果,其持续发展对维护国家信息安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新任工作组团队将秉持‘技术为基、标准为纲、产业为本’的理念,推动标准体系与行业实践的深度融合。”
技术业务深融共进,创新实践造就行业领航
深水区的WAPI建设,绝不是为了安全而安全,而是不仅能成为业务创新的安全底座,也能成为业务效率的助推器,实现“技术与业务的共生共荣”。会上,来自电力行业的先行者分享了宝贵经验。
据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信通中心专责刘乘昱介绍,超高压公司所辖厂站均为(±)500kV以上变电站、换流站存在交流场电磁干扰强、空气载荷大、站内占地面积大、阀厅、GIS室内空间复杂等问题,部分海缆终端站还面临长年高湿、高盐的气候挑战,对室内外AP布点、供电以及设备本体的可靠性均提出了较为严苛的需求。2020年,超高压公司以昆北站、青岩站作为WAPI应用试点打通通信“最后一公里”,实现电网移动业务、大带宽业务的灵活接入。在试点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电压等级的换流站、变电站制定了3套网络建设典型设计方案,规范了网络架构、布点设计、组网方案、施工工艺等方面6大类29小项措施和要求,同时印发网络工程测试指引,对网络性能参数、工程施工提供可量化的验收标准,为工程的高质量、高速度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基于上述,2024年6月,超高压公司提前一年半完成了所辖全部47个站点的WAPI无线局域网的建设和调试。
据刘乘昱介绍,为贯彻执行《南方电网WAPI无线局域网典型应用场景及技术方案》,超高压公司选取从西站、青岩站、普洱站、牛寨站 作为应用推广试点,打造智能巡检、智能监测、智慧安监、移动作业、移动办公的典型应用场景,也催生了各种终端的创新应用,如:通过将WAPI布控球与elink一键关联,可实现电网管理平台监控图像同步,实现作业现场在线督查;公司自主研发的WAPI自动抄表终端可对非数字化表计进行自动抄读,有效减少运行人员巡检、抄读的工作量。在应用和运维方面,刘乘昱建议后续优化漫游切换、统筹建设综合网管、完善WAPI终端生态等方向,推动WAPI与电网业务的深融共进。
山东电力作为国家电网WAPI建设的排头兵,自2023年起在国网公司系统内率先开展变电场景WAPI规模化示范应用,并在1000千伏泉城站建成国内首个交流特高压电力安全无线局域网示范工程,完成运行监测、远程监视、运维管理、指挥联络共4大类15小类业务接入,“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截止2025年6月,山东电力可信WLAN网络已覆盖560座变电站,接入7517台业务终端,有效支撑智能接地线、保护压板在线监测等智能运检业务落地。
据国网山东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数字化部副主任梁栋介绍,目前更大规模的WAPI建设正在铺开:“十五五”期间山东电力计划完成3900余座变电站WAPI网络部署,实现30万套各类终端的安全接入。为更好推动WAPI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山东电力以“四统一”为目标,自研投运国内首套自主可控WAPI综合网络管理平台,建设资源管理、拓扑管理、网络监测、故障定位、证书管理、报表管理6大功能模块,完成WAPI设备的统一纳管,实现WAPI异品牌通信设备互联互通。
山东电力不仅WAPI建设方面成果突出,在与WAPI产业联盟紧密协作,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方面也走在前列,目前已参与了《WAPI与802.11be》《高质量安全无线局域网 总体要求》等多项团体标准编制工作,还牵头立项了《无线局域网网络切片技术要求》等团体标准项目。为实现异品牌AC与AP间的设备管理、数据传输等功能,近期山东电力计划牵头制定相关技术规范,团标立项申请的相关工作正在准备中。
据梁栋介绍,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断深入,智能采集、远程控制等传感类设备数量激增,多以窄带通信需求为主,具有低频次通信、低功耗运行、低成本部署的显著特点,这就对WAPI通信终端形式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在供电节能化、功能轻量化方面进行研究攻关。
产业生态持续壮大,联合创新处处生花
随着WAPI技术的广泛应用,集成和支持WAPI功能的产品形态越来越丰富,产品体系也随之完善。截至目前,支持WAPI的无线局域网芯片已达500多个型号,全球累计出货量超过300亿颗,移动终端和网络侧设备等超23000款。在应用实践中,已形成了WAPI物联网、WAPI移动互联网、WAPI社会化网络等综合解决方案。此外,为及时响应市场需求,2023年起,联盟组织成立了WAPI应用解决方案工作组。方案组的核心作用是:及时响应市场需求,组织产学研用,协同开发出针对各细分行业、细分场景的WAPI解决方案,支持高质量安全无线局域网建设和发展。
近期,在WAPI产业联盟应用解决方案工作组框架内,由联盛德牵头成立了“基于WAPI的智能仓储解决方案”项目组。本次大会上,项目组提出了“基于可信WAPI技术的高密级智能仓储解决方案”,旨在有效解决高密级场景中“连接规模与安全强度”的矛盾,通过WAPI技术结合自动化设备和物联网系统,为政府、军需、能源等高安全需求场景提供安全、稳定、高效的智能仓储管理,实现设备互联、数据实时交互及智能化管理。
近年来,随着地缘政治扰动,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国家以及重要行业对于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需求迫切,市场用户对“国产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应对外部环境带来的潜在风险。更重要的是,产品创新需要与用户的实际业务相结合,不仅需要“能用”,更要追求“好用”、“易用”,在这些方面,联盟一些会员单位做了大量创新工作,智开科技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据深圳市智开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高锦介绍,公司目前已在电力行业四大场景(变电、输电、发电、办公)部署21种业务,产品已从2020年的第一代演进到2025年的第三代,完成了从安全协议的国产化到全栈国产化(芯片、OS、数据库等)的发展历程。报告展示了智开科技的核心技术进展,如国产化核心部件、AP切换不丢包技术、AirConfig终端维护方案以及量子密钥分发技术的融合,通过自主可控产品的创新突破,筑牢了深水区产业链安全的根基,让关键场景不再“受制于人”。
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突破与商业化推进,使用传统密码算法的网络安全协议面临挑战,新一代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标准需求迫切。2021年12月,WAPI产业联盟发布T/WAPIA 046《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规范》,结合国密算法SM2、SM3适配需求,采用高性能密码套件,有效应对量子计算攻击等安全威胁,标志着进入了WAPI 2.0技术标准体系阶段。为适应产业新需求,WAPI产业联盟于2024年9月启动《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规范 第1号修改单》制定工作,2025年6月正式发布。联盟测试实验室也同步依据修改单内容完善了WAPI 2.0测试能力。
西安芯语慧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童伟刚在大会上发布并展示了公司自主研发的WAPI 2.0硬件产品,并介绍了WAPI 1.0与WAPI 2.0兼容在产品工程化上的实现方式,提供了在实际应用部署中产品从WAPI 1.0向WAPI 2.0的安全升级与平滑演进方案,为产业从现有体系向量子时代安全架构的有序过渡提供支撑。
会上,华信傲天、广州莲雾、上海乐研等企业也在现场展示了新款WAPI产品,引起与会人员的浓厚兴趣。2024年第二季度,航锐拓宇、恩智浦、南瑞信通、青海瑞丰、伦仕科技、星网锐捷、智开科技、博洛米、西电捷通等单位的WAPI系列产品相继通过了WAPI产业联盟测试。
深耕服务平台建设,助力产业市场高质量发展
会议现场,WAPI产业联盟发布了新版《WAPI技术产业市场服务手册丨WAPI问答》和《WAPI标准产业应用及环境监测报告》。在服务产业市场的过程中,联盟紧密关注业界的常见问题,快速研究、发布产业市场信息和数据,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专业指引和决策支持。
成立于2006年的WAPI产业联盟,是科技创新联合体,具有“公信力强、专业性高、立足市场需求开展平台化服务”等特征,19年来持续组织和推动我国自主可控无线网络和网络安全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截至2025年6月,联盟共有135家会员单位,覆盖全产业链供应链。联盟测试实验室等技术实体和公共服务平台,能高效组织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开发,解决市场和产业的公共技术短板,降低用户与厂商之间的沟通成本和费用成本。
联盟开展的测试服务,具有紧密贴合市场需求、服务专业全面、服务颗粒度精细、快速协助厂商完成产品整改等特点。目前联盟依标研发的《无线局域网鉴别与保密基础结构(WAPI)功能测试项目》共300余项。通过上述测试的WAPI产品,具备良好的标准符合性、互通性和兼容性。为便于用户单位WAPI建设和采购,所有已通过WAPI产业联盟测试的产品信息,均第一时间在联盟网站公开。
此外,为响应用户自建WAPI检测验证能力的需求,联盟测试实验室依标开发了WAPI全系列测评工具,包括:针对无线局域网产品的产品型式检验系统、针对无线局域网系统的工程验收检测系统、针对无线局域网服务的网络运维检查系统。
上述检测系统工具也在本次大会上进行了展示,引发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这些系统工具均符合GB 15629.11、T/WAPIA 007系列标准,能够支持市场用户在安全无线局域网产品选型、设计施工、工程验收、监督检查的全过程中,对产品和网络实施标准符合性、安全性、互联互通性测评。测评项目的种类、系统性、精准度均高于行政许可类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