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关于联盟 联盟工作 联盟成员 WAPI产业链 WAPI专题 行业资讯 咨询测试 WAPI互操作认定 招贤纳士
 
 
 行业资讯
联盟动态
成员动态
业界动态
媒体关注
 
联盟动态
联盟标准化专访——标准化“瓶颈”:高新企业的突破口

 

 

2013年科博会期间,WAPI产业联盟张璐璐副秘书长代表国家创新战略联盟接受了《中国标准化》杂志社采访,相关文章在2013年第五期封面文章中发表,内容如下:

中国的高新技术发展要想真正地走向产业化、规模化,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标准化来实现“突围”。

标准化“瓶颈”:高新企业的突破口

“中国作为全球最重要并事实上占据全球市场较大份额的一个国家,为什么把国际标准看得这么重?只要在中国的市场能够做好,再提到国际上来,自然会得到大家的支持,因为大家都重视中国市场……”中关村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负责人说,这是在某项国际标准推进过程中,他听到的比较令人难堪的其他国家代表发出的感慨。

中国的市场炙手可热,但这片炙热的沃土,却始终未能摆脱“加工大国”、“制造大国”的称号。科技部万钢部长在2013年的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讲到,上世纪末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继制定并不断更新技术标准战略,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保持竞争优势。尤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发达国家力求主导国际标准制定,以标准带动研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抢占发展制高点。可以看出,高新技术已是各国综合国力中的核心竞争力,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新技术快速发展融合所带来的全球层面的技术标准化和标准竞争,中国的高新技术发展要想真正地走向产业化、规模化,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标准化来实现“突围”。

联盟标准期待“正名”

国家自2005年8月在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全国首个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至今,各地同类高科技园区的标准化示范试点建设也如雨后春笋般有力扩展、推进。以一些先进技术标准化所带动的产业集群效应和巨大经济、国际效益也多有显现,尤其是一些战略性新兴领域,比如:电动汽车领域科技与标准的大力协作使科技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标准,又进一步促进了电动汽车示范运营与产业发展,并推动了我国与国际的标准化合作交流;风电、光伏发电、核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研制对我国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半导体照明领域基础通用和涉及安全的国家标准发布,指导和促进了我国半导体照明产品的生产和应用;WAPI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推动的虎符TePA国际标准和WAPI国家标准,通过广泛应用于我国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提升宽带发展水平、构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服务社会和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闪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制的智能家居相关标准不仅在国内实现了典型应用,更已成为国际标准,引领国内产业参与全球创新竞争;依托国家特高压输电重大工程,制定了特高压输电技术系列国际标准,在国际电工组织以我为主成立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委员会,有力支撑了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和输变电装备的国际输出。以上实例都表明,标准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产业变革和创新发展的有力推手。同时,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工作的主体,以具有“中国硅谷”之称的中关村为例,据中关村标准创新服务中心的刘雪涛主任介绍,截至2012年底,中关村企业参与制修订的标准共达4471项,其中包括国际标准103项,国家标准2566项,行业标准1677项,地方标准125项。中关村企业承担的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达5个,国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有39个,同时在国际标委会任职的也有5人。

“不过,虽然我们的一些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相当一些领域的企业往往大而弱。比如我国的家电企业、音响企业、制造业、加工业很多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与国际相比而言,一些核心技术,如高性能芯片、核心音视频编码传输技术等方面,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仍然显得薄弱。所以虽然规模大,但是利润率极低,甚至成为国际大企业的‘打工者’。”来自闪联产业联盟的张维华博士这样说道,这多少也代表着国内整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一种创新“瓶颈”。

曾经有报道说,一台iPhone利润中,苹果占58.5%,中国仅占1.8%居于金字塔底部,富士康为苹果生产iPhone4手机的时候,一部只能获得6.54美元的酬劳。究竟该如何通过有效的研发创新机制掌握核心技术,尤其是真正启动并推进高新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实现产业引导标准方向,标准带动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我们面临着哪些难题或挑战?

以闪联为例。闪联是基于原国家信息产业部(现工信部)组建的“资源共享、协同服务标准工作组(IGRS闪联标准)”和“家庭网络标准工作组”等两个部属标准工作组、并成立了“数字电视接收设备与家庭网络平台接口标准”工作组。国内相关企业组建了“IGRS联盟”,一些由IGRS联盟提出的标准已经正式成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ISO/TEC的正式国际标准。

据张维华介绍,从联盟角度来看,虽然面临国际相关标准的竞争,诸如国际上的DLNA、UPnP等联盟和组织也在推进与闪联标准技术类似的家居设备互联标准,闪联依托中国本土企业的支持,在多年的努力下,也获得了不错的市场份额,并且积极探索研究国际相关组织标准技术互联互通的可行性和解决方案,但还是面临一些基础性挑战,比如我国企业的标准化意识相对比较单薄,虽然很多企业都知道“一流企业做标准”的硬道理,但对于标准这种前期投入大、直接收益不明显、需要长期进行投入的事情还是抱着观望的态度进行参与。即便从闪联本身推动不同标准的过程来看,“虽然闪联已经成为国际标准,但相对而言,中国企业和市场还是对于国家标准更加看重,更加认可国家标准的权威性和在中国的实用性,相对来说,对于闪联在国家标准方面的工作更加有兴趣,比如闪联目前正在主持制定和修订的18项国家标准就都是由来自不同的闪联联盟企业来做,也很快取得相应进展。”

相对于国家标准的制定过程从立项到正式发布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对于类似信息产业这种飞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国家标准从立项到最终发布,往往发布的同时已经成为过时的技术标准,不能对产业发展和产业链的全程形成有力的推动作用。

张维华特别强调,期望可以为联盟标准这一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标准制定方式进行“正名”。尽管国际上先进联盟制定标准,形成业界事实标准,对产业进行引导的先例很多,但是对中国而言,联盟标准仍是游离在国家四级标准体系之外。“目前闪联参与了几次国标委、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的联盟标准调研,不断向各级领导提出早日制定联盟标准管理办法的意见,各部委也对联盟标准给予了高度关注,并积极推动联盟标准的建设工作。”

目前在标准化法没有修改之前,囿于体制、机制的局限,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立项周期长,一些高新企业普遍赞同,行业急需的标准可采用工作组/联盟标准的方式形成和推出,以便尽快指导产业。这也是立足中国市场,最有效的实现创新标准成果转化的途径。应以联盟标准的快速反应,推进一些高新技术在国内市场的有效应用,促进以用兴业,而且“标准是否在使用”也越来越成为各国评判衡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包括在引进国际标准上,也不仅仅要重视采标率,更要将在国际标准的基础上能形成国内的创新实践作为重要衡量指标。

中国要想真正突破当前面临的创新的“瓶颈”,需要大力加强建设适应技术创新飞速发展的标准发布体系机制,有效避免制标周期长的不足。在所谓的顶层设计上,也需要多维度的思路突破。尽管国家目前在顶层设计和系统的集成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智慧城市、智能电网等,但这些都是属于上层的、宏观的应用层面,而真正处于底层的,比如芯片等核心技术方面,可能还是依赖于国外,所以在整体标准化管理和推进的思路上,这依然是需要一个逐步探索和深化的过程。据记者了解,中关村标准创新服务中心目前正在极力协调各方力量,酝酿成立一个类似“中关村标准化组织”(暂拟定此名)的机构,试图利用中关村先行先试的政策,给一些联盟标准适宜的定位,探索全新的适应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标准化机制,有效提升联盟标准的公信力。

建立专利转化为标准的有效途径

从具体企业来看,目前虽然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遍地开花”,但其各自的发展水平实则呈现良莠不齐、参差有别的发展格局,反映在标准化方面:有的企业虽然认可标准的重要性,但认为与自己无关;有的企业认为标准投入大、产出少,干了两年没有成效就退出了;有的企业认为自己的技术和专利如果做成标准就相当于被别人“白用”,反对进行标准化;有的企业认为标准化门槛高不可攀,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去做……

仅就处理标准与专利方面,在记者对一些高新企业的走访调研中,就有企业明确表示,“目前我国对处理标准、专利方面的相关政策和要求,与国际上还是有所区别。所以企业对外公开的标准均选择绕过专利或者放弃专利,而涉及核心专利的技术均不考虑制定标准,所以说让专利转化成标准,有时候对企业来说难度很大……”

WAPI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张璐璐在采访中说,针对于专利转化为标准的问题,从国际上看,专利和标准是有关联但相互独立的两个问题。在标准化流程中,一般遵循形式上的尽力识别和声明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着标准化组织希望将标准中的专利完全识别乃至控制的做法,这就给企业带来了很多困扰,包括将好的创新技术排除在外等,这从整体是不利于产业可持续化、规模化发展的。“实际上标准中包含专利技术,只要这个技术符合国际惯例的专利政策,这不仅是无害的,更能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不难想见,很多企业对于参与标准化工作的顾虑就是在于害怕参与标准化会损害自己的知识产权,同时也有一些企业期望将知识产权写入标准来对同业进行排斥。这些都是目前标准化管理机构、研究机构针对于高新技术的特定领域和产权利益关系,需要逐步理顺并协调的环节。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标准化负责人对此表示,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将专利转化为标准的方法还是不够明确,希望一方面能建立专利转化为标准的有效途径、方法与制度。另一方面,可以适当放宽标准对专利权的要求,让企业有更大积极性投入到标准化建设中。

标准信息沟通效率亟待提高

在高新技术蓬勃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标准信息的获取、交流、反馈对高新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各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发达国家的标准化机构均设立有实时的标准信息网站,可以很方便地检索和查询到相关的标准信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高新企业针对于各自行业内的标准动态信息获取,认为国家/行业各级标准组织信息通道建设的水平参差不齐,这对企业关注多领域的信息汇集方面带来了相对消极的影响,存在着信息有效衔接的问题。从产业链的角度,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谈到,“我们作为专门研发和生产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企业,离不开上游的原材料,也离不开下游的电池生产,标准要求的指标相对较高。希望能针对于领域内的上下游产业,有效配置各种资源,建立相对专业化的网络交流平台,使大家可以及时对材料的性能参数方面进行即时有效的交流沟通,各条产业链上的厂家共同参与交流,这样可以得到更准确的反馈,对整个产业链的标准化建设也是一种维护和提升。”

在获取国际标准信息上,渠道不是很明确,北京清华阳光能源开发公司的负责人对记者说,目前基本由企业自行联系查找,这导致获取国际标准的信息不及时或不完整,建议组织专门的机构对行业内国际标准进行检索并适时发布,收取适当服务费用也可,以保证企业能全面掌握信息。

可见,尽快建设好各类标准内容全面、分类科学合理、手段先进、即时有效的标准信息网站,在这个网络信息化的时代,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平台建设。

扶持重在落实

另有一些以创新见长,在全球范围内都几乎是全新的技术和产品的少数高新企业,大多没有国际、国内的相应标准可以引入或参考。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之—的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当中,常常遭遇的问题瓶颈恰恰在“高新”二字。仁创科技集团是专业致力于“砂产业”的开发,历经20多年“风积沙综合利用技术”的创新,开发出150多项原创性科研成果,成功解决美国、俄罗斯等发达工业国家多年来一直攻而未克的技术难题,开辟了一条科学用砂治沙新途径,形成绿色可循环的工业型“砂产业”,为解决长期困扰人类的“沙漠化、水资源短缺、能源枯竭”三大世界性难题做出了成功的实践。但在标准化方面几乎没有现行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与之对应,从而无法直接采用执行,于是多数产品企业都制定企业标准,但产品却不能依据企业标准找到具有相应检测能力的第三方权威机构出示产品合格检测报告,由此影响到整个产品的推广和产业化的深入推进。同时,在企业制定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时相关技术委员会都觉得项目过于新颖,行业内没有同类产品,考虑到技术的成熟性、广泛性,通常都不予以批准立项。这些屡次打击企业作为高新技术领域申请制定标准的积极性。那对于此类全新领域的企业技术标准应如何更有效地引导、考核?如何有效疏通、尽快建立这类企业的标准化运作方式?有待探索。

从国家层面来看,各级标准化主管部门针对于高新技术这一重要领域的企业标准化推进也在一直积极地摸索有效的渠道,寻求更多为企业服务的平台,有效优化机制。

以成立于 2010年的中关村标准创新服务中心的平台来说,中心主任刘雪涛介绍到,作为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与纽带,中心根据企业的不同层次和不同规模,为其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服务和工作,例如针对标准化工作经验较成熟的大型企业,主要结合国家重点产业和领域开展标准化研究的政策方向对其进行引导和跟踪;对于有意愿或有潜力的企业,将作为重点服务对象,为其搭建平台、提供国内外信息和资源,努力推动这类企业参与到标准化活动和标准制修订工作中;而对于小微企业,则更多通过政策宣传、开展标准化咨询和基础培训等方式,提升企业的标准化意识。“中心掌握着担任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者分委员会的中关村一批TC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企业的信息资源,所以会通过召开座谈会加强企业与TC联系,进而帮助企业打通标准立项的渠道。有些企业想做标准但又摸不着路子,中心作为引路人,把企业引到这条路上”。

除此,对于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的标准化项目,国家(比如以中关村为例)也会通过相应的评估、考核,实行分级分等资助,加大对重点企业和重点产业技术标准创制的支持力度。对于一些试点企业承担国际、国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或担任职务,参加国际标准化会议等活动,也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在采访中,不少企业、联盟结合各自的体验,也从不同层面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意见,比如,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实行动态管理方式,即可随时由相关标委会根据技术需要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上报;可仿效国际Internet工程组(IETF)的形式,对一些不十分成熟的标准是否可以先作为试行标准推荐执行?对一些急需的国际标准,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标准,是否可以不用翻译为中文,而以国际标准编号与我国国家标准编号双编号形式予以批准发布?建立联盟和国标委、国际标准相关国内归口单位之间的例常和长效沟通机制;同时,在产业化方面,需要企业及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与反馈,通过标准制定、标准实施、标准监控与反馈这样一个闭环过程,有效发挥标准带动产业化的作用;等等。

在今年的全国标准化工作会上,国标委主任陈钢强调,要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及产品、云计算、物联网、生物农业、先进设计制造、新能源汽车、风电装备、膜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的标准研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标准发展。同时,需多层面协调推进。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结合国家重点工程、科技重大专项和应用示范工程,统筹协调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等各层面资源和力量,推动高新技术标准化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深入发展。中国在巨大市场潜力的助推下,其产业和技术势必向进一步的规模化、高端化、标准化迈进,最大的挑战往往就是最好的机遇,世界看好中国,中国更应知难而上。【完】

 

  


 
 


电话:010-82351181/82357730   传真:010-82351181 Ext.1901  邮箱:wapia@wapia.org; wapi@wapia.org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27号量子芯座1608室 邮编 :10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