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业界动态 |
|
|
计算机产业:突破上游瓶颈 提升品牌价值 |
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我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模式是以投资驱动、加工贸易为主体,以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粗放型的。当前,资源瓶颈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电子垃圾处理成为重要问题;我国人口红利日益减少,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迫在眉睫。
1.CPU、操作系统、存储芯片、液晶面板等上游关键件依然受制于人。
我国计算机企业创新基础薄弱,产品同质化及市场竞争加剧,企业收入及产品利润不断下滑,创新研发投入“捉襟见肘”,影响企业创新根基。微型计算机中CPU、操作系统难于摆脱“Wintel”体系的控制。目前,在第三代平板显示技术研发方面,出现了参与的企业少、人才少、研发资金更少的局面。
5年来,微型计算机价格快速下降,部分企业毛利润低于5%。利润的匮乏,使得企业无资金投入研发与创新。
2.创新基础薄弱。
在工业计算机领域,我国工业计算机企业规模尚小,自主研发能力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同时,国内从事工业计算机体系研究的学研机构匮乏。在工业计算机生产上没有形成较完善的产业链,在产学研上也没有形成有效的支撑体系。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础薄弱,后劲不足。
3.推进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市场机制不健全。
推进信息服务业发展,需要健全的市场管理机制,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障,需要标准规范的约束。市场管理机制包括经营者的诚信机制、市场主办者的自管机制、行业协会建设的自律机制、消费者的保护机制、政府的监管监督机制等等。目前这些机制尚不健全。
4.大中小企业地位不清。
我国产业发展环境不容乐观,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看,中小企业是创新主体,本应形成自主创新、被收购、收益后再创新的循环,以利于品牌企业发展成为“大品牌”企业,产品制造企业发展成为“系统级产品”的制造企业。但是我国大中小企业没有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互补的格局,这对高技术产业中形成大品牌企业、龙头企业,建设跨国公司,走向国际市场非常不利。
|
上一页 共3页 当前第2页 1 2 3 下一页 |
|
|
|
|